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6880篇
  免费   1148篇
  国内免费   813篇
教育   100042篇
科学研究   8949篇
各国文化   131篇
体育   7118篇
综合类   8388篇
文化理论   80篇
信息传播   4133篇
  2024年   11篇
  2023年   215篇
  2022年   684篇
  2021年   1248篇
  2020年   1651篇
  2019年   1208篇
  2018年   720篇
  2017年   766篇
  2016年   1041篇
  2015年   3037篇
  2014年   7616篇
  2013年   7152篇
  2012年   9490篇
  2011年   9970篇
  2010年   7839篇
  2009年   7227篇
  2008年   8557篇
  2007年   10570篇
  2006年   10131篇
  2005年   9228篇
  2004年   8087篇
  2003年   7030篇
  2002年   5745篇
  2001年   4499篇
  2000年   2468篇
  1999年   845篇
  1998年   372篇
  1997年   346篇
  1996年   310篇
  1995年   156篇
  1994年   134篇
  1993年   101篇
  1992年   91篇
  1991年   67篇
  1990年   45篇
  1989年   39篇
  1988年   25篇
  1987年   21篇
  1986年   16篇
  1985年   25篇
  1984年   20篇
  1983年   5篇
  1982年   6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2篇
  1978年   5篇
  1977年   6篇
  1976年   5篇
  1957年   5篇
  192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51.
Transitioning into faculty roles can be a challenging experience. Responsibilities related to teaching, research, and service can be difficult to balance, and mismatch between personal preferences for work focus and instructional expectations can be problematic. This is particularly true of visiting assistant professors who want to work toward tenure-track positions, but whose current job focus is on teaching. Through transformative learning theory and employing the methodologies of self-study, we sought to understand the experiences of Kevin, the second author and a first-year visiting assistant professor. We draw data from Kevin's reflective journal and discussions between Kevin and his critical friend, Jim. Themes included (a) becoming an academic, (b) a hard-wired disposition toward work, and (c) influence of the VAP on emotional and personal health. Results are discussed through the lens of transformative learning theory and focus on Kevin's growth during his year as a visiting assistant professor.  相似文献   
52.
坦桑尼亚是"一带一路"倡议通向非洲、辐射非洲内陆的重要门户,它在快速城市化过程中面临交通基础设施严重短缺问题。基于坦桑尼亚公路、铁路、机场、港口、人口和城市分布数据,运用GIS空间分析技术,结合交通通达指数模型,从县域与城乡两个层面对坦桑尼亚交通通达水平的空间格局特征进行定量分析。研究发现:1)坦桑尼亚县域交通通达水平空间分布极不均衡,高值连片区主要位于东北沿海和维多利亚湖沿岸,低值连片区主要位于中央铁路线中段以北、中央铁路线南部的广大地区;2)受地理区位、资源禀赋、殖民历史、政府政策等影响,城市与乡村地区之间的交通通达水平差异十分显著。研究结果有助于坦桑尼亚制定区域交通发展政策和优化资源配置,同时对中-坦产业精准对接和产能转移具有一定的促进意义。  相似文献   
53.
目的:锻炼与针刺组合对退行性膝关节炎微循环血流灌注量的影响。方法:研究对象40例随机分为2组,分别是针刺组(单纯针刺)和锻炼组(站桩与针刺组合),对其实验前后疼痛程度(VAS)、微循环血流灌注量(MBPU)及皮肤温度的变化进行检测分析。结果:两组实验后,VAS评分明显降低(P<0.01),锻炼组优于针刺组(P<0.05);MBPU降低(P<0.01),锻炼组优于针刺组(P<0.05);局部温度明显提高(P<0.05)。结论:锻炼与针刺组合可以明显缓解退行性膝关节炎的疼痛症状,降低局部微循环血流灌注量,提高皮肤温度;优于单纯针刺疗法。  相似文献   
54.
[目的/意义]图书馆管理制度内化是图书馆资源配置和管理创新的基础,论文旨在还原管理制度在图书馆组织内部的内化过程,并对各层级间的转换机制进行解释。[方法/过程]通过对3所案例图书馆的扎根理论研究构建高校图书馆管理制度内化的理论模型,从组织内化、过程机制和馆员内化3个维度综合考察高校图书馆管理制度内化的动因和表现,具体涵盖11个主范畴、41个范畴和164个初始概念。[结果/结论]高校图书馆管理制度内化是在图书馆组织内部构建起组织适应的内化基础后,通过过程机制形成与馆员层面匹配与转化的选择集合,最终由馆员根据理性计算和群体共识对管理制度形成内化并转化为组织内部规范内化的过程。  相似文献   
55.
56.
57.
摘要:新时代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体育强国、教育强国、健康中国三大战略为世界一流体育大学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为此,北京体育大学提出了“三个转型”综合改革,以推进世界一流体育大学建设和高水平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基地建设,为国家培养勇担新时代体育事业发展重任的优秀人才。为实现上述目标,应在深刻认识“三个转型”改革提出的背景基础上,深入理解“三个转型”的内涵与目标,全面推进“三个转型”综合改革,为新时代体育、教育事业贡献北京体育大学的力量。研究背景包括:1)新时代是“三个转型”的历史坐标,2)强国战略是“三个转型”的现实依据,3)创新模式是“三个转型”的客观需要;“三个转型”分别是:1)全面推进从传统经验型体育大学向现代科技型体育大学转型,2)从以夏季项目为主的体育大学向夏季冬季项目全面发展的体育大学转型,3)从本土化体育大学向国际化体育大学转型,其目的是实现两大办学目标:1)把北京体育大学建成中国高水平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基地,2)把北京体育大学建设成为世界一流体育大学;为了实现“三个转型”转型及其目标,必须准确把握“办大学与建基地、文化传承与科技创新、立足中国与放眼世界”三个维度及其核心关键问题。  相似文献   
58.
使用“传播的游戏理论”,对新浪微博俄罗斯世界杯传播效果进行分析,并对新媒体用户的需求进行探讨。研究认为,世界杯传播是一场盈余时代的足球“游戏”,满足用户对愉悦、趣味的需求和对游戏的需求是新媒体未来发展的一种趋势;新浪微博俄罗斯世界杯期间,体现主观、个性的“选择性会聚”让用户在“游戏”过程中促进了“自我”的发展;只为享受足球魅力的非功利性传播为用户提供了一个宽松的“游戏”环境;利用微博话题、短视频、直播等新媒体技术传播乐趣,用户从“游戏”中收获了愉悦。对于传播效果的研究立足受众的个性特征和主观心态,注重体现个体主观能动意识,对把握未来新媒体传播发展和趋势具有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59.
准确高效的太阳位置计算在遥感辐射定标、太阳能获取等多个领域具有重要应用价值。针对传统太阳赤纬角算法对不同年份数据差异考虑不足的问题,采用数值拟合法提出适用于不同年份的改进公式。根据误差曲线所呈现的周期性,采用傅里叶展开法提出以4年为周期的赤纬角改进算法,并推导出地球椭球模型下的太阳高度角公式。蒙气差影响太阳位置观测与计算。针对传统蒙气差算法在低仰角下误差较大的问题,提出0°~30°仰角下蒙气差的改进公式。把改进算法与相应的传统算法进行误差对比,结果表明,改进算法在太阳赤纬角、太阳高度角、低仰角下蒙气差计算的误差均明显降低,计算过程简单高效,符合相关工程项目应用需求。  相似文献   
60.
The role of recordkeeping in our personal and professional lives is rarely perceived as a topic of mainstream interest outside the world of professional records managers and archivists. While corporate records management has been written about throughout the recordkeeping literature, there has traditionally been less focus on what McKemmish describes as the role of ‘personal recordkeeping cultures’. Yet personal recordkeeping can play a role in creating a sense of belonging, especially for children and families. For example, within the field of Australian early childhood education, one of the key policy documents replicates a similar theme with the aptly titled ‘Early Years Learning Framework – Belonging, Being & Becoming’. By reflecting on her own personal recordkeeping story and that of her family, the author aims to explore the purpose of recordkeeping awareness and the role this plays in the wider profession. This article will draw upon relevant recordkeeping theory as well as some key early childhood education literature to introduce how ‘recordkeeping awareness’ could be reconceptualised as ‘recordkeeping literacy’. She will also explore what impact a reconceptualised understanding of continuum-based ‘recordkeeping literacy’ may have upon evolving recordkeeping theory and practice.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